{{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我們對客廳的想像,常常是從一張好躺的沙發開始,那是身體得以卸下步調的起點,也是疲憊終於有了著落的所在。
但在空間的一隅,總有另一個角色,靜靜存在,卻撐起了整個家的呼吸感。
一張真正合適的實木電視櫃,乘載著日子的重量,也穩穩接住,那些值得被收藏的放鬆與笑聲。
好比在新生活還沒開始前,我們早已在腦海裡預演了無數次:電視的位置、牆面的留白、沙發與光線的距離、窗外風景投進屋裡的角度。
這些看似微小的排列組合,其實是生活正在長出形狀,也慢慢學著如何穩定、如何與家人好好相處。
這篇文章,小木想陪你一起整理,關於「選一張實木電視櫃」,不只是挑選收納功能與尺寸,而是挑一種,能讓人想起家的模樣。或許是一杯熱茶、一部電影、一段午後斜陽下的光影,還有那份,無需言語就懂的日常流動。
▲ 客廳的一隅,有一張靜靜陪著光影流動的原木電視櫃。底層以 鐵腳 支撐,搭配原木板材,線條乾淨俐落,讓空間多了一份沈穩,也多了一點呼吸。
在忙碌的生活裡,每個人,其實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整理方式。
不刻意的日常擺放,就像生活的節奏,默默地在客廳裡展開。
回想到家後的第一眼,那是我們和生活之間的默契,
也許是一段熟悉的旋律、一台陪你放鬆的遊戲機、一本攤開在沙發上的雜誌。
你知道它們該待在哪,也知道那是屬於某段時光的模樣。
所以,選擇電視櫃之前,不妨先慢一些。
想一想,那些陪伴你生活的小物,會怎麼出現、會在哪裡停留,
是需要被收起來,還是值得被好好看見?
抽屜,讓小物有了歸屬;層架,保留牆面的一口呼吸。
有時電視櫃也成了矮桌,成了長凳,在靜默中調節空間的步調。
當你願意花一點時間問自己:「我希望家的樣子,是什麼?」
那張電視櫃的輪廓,也會隨著心中的答案慢慢浮現。
靠近你所期待的日常,也靠近一個正在成形的家。
細心的尺寸丈量,是為了讓電視櫃能真正住進日常。
除了電視櫃的長度與深度,有時我們也會在意它與地板之間的距離,是否為懸空設計、與地面之間的距離是否合適,因為這些看似細節的小地方,往往最能影響使用時的舒適感。
而每一個家的空間比例也都不同。
在寬敞的客廳裡,太小的電視櫃,可能會讓整體顯得單薄;
但若是在坪數有限的房間裡,過大的電視櫃,也可能壓縮了生活的餘裕。
當你試著讓空間說說話,留意不同視角的感受,心裡就會慢慢浮現「剛好」的樣子。
有些家具,在還沒進門前,就已經開始與空間對話了。
在家的地板上,貼下每一道紙膠帶記號,像是為木頭開啟了一段可以開始想像的未來。
接著,我們透過在空間中走動、停留,慢慢感受家具與日常的關係。
無論是視線、步伐、氣流,都能透過這樣的模擬提前對話,就如我們相信,空間是與生活彼此留白、彼此靠近。
這篇章節,小木想陪你一起思考,如何從「長、深、高」的感覺出發,讓想像變為能走進生活的確定感。
當電視與空間之間,有了剛好的距離,觀看的感受也會更舒適自然。
我們習慣預留一點空間,讓電視櫃的長度略長於螢幕( 3 / 2 ),這樣的比例,使視覺自然展開,也為生活留下擺放與呼吸的彈性。
像是一台 55 吋的電視,適合的電視櫃長度大約落在 200~210 公分之間。隨著客廳大小與使用習慣的不同,從 32 吋到 85 吋,而每一種尺寸,都有一個剛剛好的位置,讓畫面能更自然地融入日常。
資料來源:RTINGS.com
螢幕尺寸(吋) | 螢幕寬度(公分) | 電視櫃長度(公分) |
---|---|---|
32 | 70.9 | 110~120 |
35 | 77.4 | 120~130 |
40 | 88.6 | 140~150 |
43 | 95.3 | 160~170 |
45 | 99.6 | 160~170 |
50 | 110.7 | 180~190 |
55 | 121.7 | 200~210 |
60 | 132.8 | 220~230 |
65 | 143.9 | 220~230 |
70 | 154.9 | 240~250 |
75 | 166.1 | 250~260 |
80 | 177.1 | 270~280 |
85 | 188.2 | 280~ |
而多出來的這些空間,可以是音響、遊戲機的落腳處,也可以擺上一盆你喜歡的植物,讓光影灑下時,多了一份自然的愜意。
這樣的安排,不只是尺寸的拿捏,更是一種陪著生活慢慢展開的方式,像桌子承接了晚餐的溫度、椅子收住了一段短暫的休息,讓家裡的空間,也學會溫柔以待。
坐在沙發上,當畫面緩緩亮起,音樂開始流動,你會發現,那段舒服的觀影距離,是一種和空間相處的節奏。
有些人喜歡讓電視直接坐在櫃面上,那櫃體就可以厚實一點,穩穩托住整個視線焦點。
有了這樣的深度,剛好多了空間,可以放書、香氛、或者剛買回來還沒拆封的唱片。
也有人喜歡把電視掛上牆,讓畫面彷彿懸浮在視線前方,那麼就可以挑選比較輕盈、線條簡單的櫃體,使留白的感覺更明顯,空間自然也被打開了。
至於沙發與螢幕的距離,我們通常會帶著你想一想日常觀影習慣,有人喜歡離遠一點,覺得比較沉靜;也有人就喜歡靠近,把畫面整個拉進來,好像故事離自己更近了。
雖然這些習慣與偏好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我們還是把這些「喜歡的距離」輕輕整理下來,放進一份參考裡,希望幫助你站在選擇之前,可以更靠近自己生活的模樣。
資料來源:RTINGS.com
螢幕尺寸(吋) | 螢幕高度(公分) | 1080p FHD螢幕觀賞距離(公分) | 4K UHD螢幕觀賞距離(公分) |
---|---|---|---|
32 | 39.9 | 119.7 | 59.8 |
35 | 43.5 | 130.5 | 65.2 |
40 | 49.8 | 149.4 | 74.7 |
43 | 53.6 | 160.8 | 80.4 |
45 | 56 | 168.1 | 84.1 |
50 | 62.2 | 186.6 | 95.3 |
55 | 68.6 | 205.8 | 102.9 |
60 | 74.7 | 224.1 | 112.1 |
65 | 81 | 243 | 121.5 |
70 | 87.1 | 261.3 | 130.6 |
75 | 93.5 | 280.5 | 140.3 |
80 | 99.6 | 298.8 | 149.4 |
85 | 105.9 | 317.7 | 158.8 |
坐在沙發上,讓身體慢慢放鬆,看著畫面靜靜亮起,這是一天裡最輕柔的片刻,而電視,就在眼前不遠處,陪著你靜靜過一段故事。
有時候,我們不太會特別注意,其實電視櫃的高度,是從「你坐下來後,看向前方的那一刻」出發,當視線剛好落在畫面的中心點,整體的觀看感受也就自然放鬆了下來。
在選擇之前,不妨先看看你家的沙發或床鋪高度,因為那個「你習慣坐著的位置」,就是電視櫃安排的起點。
我們習慣抓在平視,或視線微微往下約 10~15 度的角度,讓眼睛與畫面自然對齊,不易疲勞,也讓脖子輕鬆許多。
舉例來說,當你坐在座高約 45 公分的沙發上自然坐好時,平視視線大約會落在 110~120 公分的高度。若是觀賞 50 吋的電視(螢幕高約 62.2 公分),我們可以稍微向下看一點點,把螢幕中心對齊我們的視線,就能推算出適合這台電視的電視櫃高度,大約會落在 90~95 公分左右。
我們也整理了一些參考數據,根據常見的電視尺寸與視線角度,幫助你在挑選的時候,更有一份可以依靠的感覺,使坐下的每一次目光,能更自在地落在故事正中央。
資料來源:RTINGS.com
螢幕解析度 | 高度(cm) | 向下俯視10度觀看 | 向下俯視15度觀看 |
---|---|---|---|
4K UHD | 視線高度 | 103.2 | 94.5 |
電視櫃高度 | 72.1 | 63.4 | |
1080p FHD | 視線高度 | 87.2 | 70.1 |
電視櫃高度 | 56.1 | 39 |
電視櫃高度 = 落在電視櫃位置的視線高度 − 電視螢幕高度*0.5
你會發現,為什麼市面上常見的電視櫃,大多落在 40、50、60、70 公分之間,
這些高度,其實都是日常累積出來的經驗,慢慢找出的「剛剛好」。
而這些建議,不是要把你困在某個尺寸裡,而是希望讓你在選擇時,能更貼近自己的日常節奏,選擇一種不必低頭、不用仰望,剛好對上的眼神交會。
當尺寸與空間已經浮現輪廓,下一步,是時候慢慢走近材質與風格的選擇,這些細節,往往藏著屋主的生活習慣與偏好,也會是日常溫柔延伸的樣子。
電視櫃的樣式有許多可能,一字型、L 型、層板式、系統櫃……每一種形式背後,其實對應的都是不同的空間節奏與使用習慣:
但如果你問我們,最推薦哪一種——
小木選擇的是一張「不被框架定義」的木板,因為一整片原木,搭配開放式層架,沒有侷限,卻有溫度。
它可以是電視櫃,也可以在將來,轉身成為小邊桌、書桌、玄關的擱物台。
就像生活本身,也從不只是單一用途,而是一路變化,留下記憶與陪伴。
有些家具,會讓人不自覺留下情感,大概是因為它總在那裡,安靜地待在家的某個角落,陪著你度過四季、聚會、午後獨處的時光。
它沒特別提醒自己存在,卻總能在一回頭的瞬間,讓人安心。
我們喜歡實木,因為它有一種說不清的溫度,手掌摸過去時,有些觸感像陽光曬過的記憶,不特別規整,卻很真實,彷彿還能聽見木頭緩緩呼吸的聲音。
每天杯子放下的位置、書擱置過的痕跡,甚至是不小心留下的小刮傷,久了都變成家的模樣,那不是損耗,而是日子留下的證明。
這樣的材質,不只是在某個時刻好看,而是能陪著你,一起留下生活的重量與輕聲。
也許有一天換了房子、改了牆色,,這張「實木電視櫃」依然能安穩地找到新的位置,或許轉身成為一張邊桌、一座新的故事角落,繼續在生活裡陪你慢慢展開。
有些事,只要一開始放對方向,後來就會變得簡單許多。
慢慢陪著木頭找到安穩的節奏,我們為它準備的,是一些溫和而日常的選擇:
有人會擔心原木電視櫃是否會不好保養?如果要讓木頭電視櫃好維護、耐用又無毒安全,記得要認明以下幾點特質與檢驗證明:
這些做法,像是木頭抵達你家前的準備工作。讓它能安靜地落腳,不需太多照料,就能慢慢與生活靠近。
只要你願意在日常裡,偶爾幫它擦一擦、看看光線照到哪裡,它就會用最穩定的樣子,在家裡陪你待很久、很久。
▲ 當光線灑在木頭表面,那些細緻紋理與溫潤色澤,卻讓空間更貼近你最自在的生活面貌。
電視擺好時,空間便靜了下來。而那張接住它的木頭,像是為畫面找了一個能停留的所在,也為家保留了一份溫柔的靜謐。
實木的紋理,是一棵樹的記憶,也是光線在表面移動時,靜靜留下的記號。
我們選擇以天然植物油慢慢推塗時,保留了木頭與空氣對話的能力,而當你靠近的時候,不只是摸到木頭的溫潤,更是摸到了生活會呼吸的樣子。
儘管我們的生活有時平凡,有時閃光,不論在一部老電影的午後、一場放空的片刻,推油的實木電視櫃,始終靜靜陪在旁邊,陪你,撐住畫面,也承住那份情緒。
延伸閱讀 ▶ 「推油塗裝」和「上漆塗裝」傻傻分不清楚?三大重點分辨高品質原木桌板
當陪伴真正開始,你會發現:原來不是每個物件都能剛好對應一個理想的位置。
有些插頭需要就近,有些線材不該藏太深,甚至連熱度也成了影響節奏的關鍵。
我們選擇開放式設計,不是為了風格,而是因為生活本來就該順著節奏自然展開。
電視打開、不需要預備太久;遙控器,就放在你習慣的角落。機器運作時,也有足夠空間釋放溫度,就像空間自己也在緩緩呼吸。
木頭,靜靜托住了這一切節奏,讓日常流動起來,剛剛好。
電視櫃的上方,擺著你從旅途中帶回來的小物、孩子送的畫、或是一株不知不覺開花的植物,這些都在提醒我們,生活不只是使用,還有欣賞。
木頭的底色,低調卻溫暖,是最溫柔的背景。比起冰冷材質,它不搶眼,也不生硬,像一張帶著時間氣息的畫布,靜靜托住你在意的每個日常。
我們相信,實木可以能承載住你生活裡那些,會想細細收藏的風景,有時它像是一面日常的牆,記錄著你生活的風格,也反映著你喜歡的模樣。
默默在家裡付出的小幫手,也可以擁有一個安心停靠的地方。
我們設計懸空式櫃體,為掃地機器人保留一段藏身的空間。它可以默默進出,不打擾畫面,也不干擾動線。而那些容易打結的電線、總被遺忘的插座,也終於有了可見與好整理的方式。
現在不用搬動重物,不需要花太多力氣,空間乾淨了,心也清爽了。
開始留意小小的生活細節,當每一個片刻都開始被體貼,未來也能順順的過日子。
每一片木頭都是獨一無二的,那什麼樣的木紋,才會讓你想停下來多看兩眼。
或許是某道痕跡,讓你想起小時候的書桌,也或許是某個形狀,讓你想到某個午後的陽台長椅。
我們相信,每一片木頭都有它獨特的節奏。你可以從挑選哪一種木材、哪一種腳座開始,一點一滴,雕塑出屬於你家的電視櫃。
而當未來的家有了新變化,這塊木頭也能被重新調整,它可能轉身成為一張邊桌、一張小長椅,繼續陪伴你的生活。
這就是小木心裡的「延續」:不只是用得久,更是用得深。
當面對木頭的第二生、第三生,都還能在我們家裡找到它的角色。
讓選擇不是一種裝飾,而是一種「陪你生活的方式」
每一張電視櫃,都像是在訴說一種生活的節奏。
你喜歡怎麼過一天?又習慣在什麼時候,讓畫面靜下來?
在有木,我們準備了各種原木材質與腳座選項,不是為了讓選擇變複雜,而是為了讓你找到的那一片木頭,可以最貼近你的生活方式。
那樣的氣味、紋理與觸感,不只是此刻的喜歡,更會在未來很多年裡,陪著你慢慢生活下去 ; 不用急著熟悉,也不怕改變,它會靜靜地,變成故事的一部分。
有些電視櫃,像是靜靜守在牆邊的老朋友;
有些電視櫃,則成了孩子的小基地,藏著玩具與故事;
也可能是收進舊書、擺上紀念品的角落 —— 不只承載畫面,更承接了生活的節奏與溫度。
我們不急著定義什麼才是「適合的」樣子,
透過每一種腳座設計,去回應每一個家的獨特樣貌,可能是收納的需求、空間的尺度,也可能是你對家的想像與喜好。
這裡,我們想和你分享五種原木電視櫃腳座的選擇,
每一款,都是為了讓木頭能在日常裡好好停留,輕輕陪伴。
❶ 方形鐵腳|輕盈,是對空間的溫柔對待
留一點空,讓光線有地方落腳,也讓視線能自在流動。
電視掛上牆、沙發退後半步,整個空間就輕了。
這時,方形鐵腳的實木電視櫃,就像一道穩定的水平線,靜靜橫在空間與畫面之間,不急著說話、不搶戲,卻總在那裡,穩穩地承接著生活。
俐落的腳架讓空氣能自由穿越,搭配幾件貼心的小物擺設,不張揚,卻始終溫潤。
這樣的設計,不只是為了美觀,而是為了讓家的節奏,能夠柔順地流動。
❷ 集線盒設計|讓雜亂,有地方回到秩序裡
線路從來都不是問題,只是需要一個更妥當的安置方式。
當機上盒、插座、充電線紛紛出場,一張帶有集線空間的實木電視櫃,便成了一處安靜而有條理的容器。
它讓視線安定,也讓空間平靜。每條線路不再成為干擾,而是默默地被照顧、被歸位。真正的整齊,更像是一種日常的體貼,一種讓生活更輕盈的方式。
❸ 雙層設計|東西不多,只是每一樣都想收得妥帖
電視櫃不一定要藏滿東西才叫收納,有時只是想留一個位置,讓小東西被好好地放著。
雙層設計的實木電視櫃,就像一位溫柔的整理者,替生活預留了彈性與秩序。
上層可以是旅行的小紀念,下層留給掃地機器人悄悄歸位,夾層中或許還藏著幾盒孩子的玩具。
一點彈性,一點秩序,讓物件有歸屬,生活也就跟著慢了下來。
❹ 底層加高設計|空間多留一些,也為閱讀留出時間
當電視關低,光線斜照,沙發上的你,正翻開一本熟悉的書。
這時,底層加高的電視櫃,不只是一段留白的空間,也是一個靜靜容納閱讀、收藏與呼吸的所在。
書靠在木頭上,旁邊是收納箱、小音響或香氛蠟燭,這些不起眼的小細節,組合起來,就是一段段最安靜的日常。
讓電視櫃不只是承載設備,更像是生活節奏裡的一段輕聲。
▲ 使用電視櫃木腳搭配原木板材,讓木頭的質感從上到下都一致延續,視覺更柔和,空間也更有溫度; 三個抽屜的設計,讓生活保持井然,靜靜藏起日常的細節。
❺ 實木腳座|木頭的穩定,承接家的踏實
有時候,家的安定感來自於一種材質的份量。
實木腳座,沒有過多加工,也不需要過多修飾, 它靜靜撐起整體的結構,也陪著你放下生活的片段。
溫潤的觸感,在光線下閃著柔和的紋理;抽屜裡藏著孩子的玩具、每天用的遙控器,甚至那些還沒整理完的瑣事, 不急著完美,只求剛好被安放。
家的樣子不一定整齊劃一,但只要每個物件都能被接住,那就是屬於你的秩序與節奏。
選一塊木頭,其實就是選擇一種生活的氣息。
每一塊木板,都有自己的節奏。有的穩重深沉,有的清亮柔和,
紋理之間,藏著時間的軌跡,也藏著一點你會喜歡的個性。
它們靜靜地躺在那裡,不急著吸引目光,
當你靠近、觸摸,總會有一款讓你有這樣的感覺:「嗯,這就是我家的味道。」
就像我們常以「極簡、無印、北歐、現代……」等詞彙歸類風格,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裡悄悄累積出來的模樣, 有時候,是窗簾的色調,有時是光線的方向,而電視櫃的木板,往往就是承接這份氣息的起點。
從木紋開始,延伸出沙發的角度、地毯的觸感、書本的位置,然後一點一滴,描繪出你心中家的樣子。
這次,小木想和你分享六種在有木常見的原木板材。每一種木頭,都有它獨特的語言,不需要過多的言語,只要靜靜相處,就會知道它適不適合。
來看看,哪一種木頭,最能和你家的節奏對話,足以陪你走過那些日復一日卻不平凡的日常風景。
如你有更多想法——無論是想將邊角修圓、依牆面尺寸特製、還是親手組裝、簡單DIY—— 這些我們都能陪你慢慢實現。
▍本文作者:有木職人團隊
▍審稿:森林研究Xylona
有木為「首家提供純推油不上漆」板材,致力於無毒無甲醛、耐用即環保的理念。
希望帶給你一輩子的實木家具,不只是擁有,更要把回憶延續下去。
▍有木五大堅持
一、品牌保固,永久安心
品牌八年口碑,最安心的服務
二、匠人精神,從不懈怠
原木工廠起家,最專業的團隊
三、台灣乾燥,耐用一生
台灣乾燥及製造,最適應台灣環境
四、嚴選木種,只為品質
嚴選穩定中上等木材,最耐用的實木家具
五、天然推油,無毒易顧
使用業界領導德國OSMO護木油頂級塗裝技術,推油塗裝無甲醛最天然、好照顧
▍本文參考資料 REFERENCE
1. TV Size to Distance Calculator and Science - RTINGS.com
2. What is the recommended viewing distance for televisions?
3. The Ideal Distance for TV Viewing
4. Let the size of your TV guide you. Choosing the perfect TV bench